- 推薦新聞
2022年是極為重要、極不平凡的一年,浙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中勇毅前行,在堅守為農服務主責主業中展現作為,交出了一份令人鼓舞的答卷。
浙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包中海介紹,2022年,浙農股份取得了傲人的成績。一是規模效益穩健增長。浙農股份精心分析市場形勢,合理運用經營手段,有效把控經營節奏,堅持穩健經營,抓機遇、強資源、保供應、穩價格,積極推動優勢業務逆勢上行,全年規模、效益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。二是戰略布局有序推進。浙農股份圍繞為農服務主責主業,提出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新體系、探索農業集成化生產新模式、形成農業與中藥材融合發展新格局、用好上市公司新優勢、打造數字浙農新平臺等創新戰略。三是為農服務打響品牌。浙農股份成功舉辦農業社會化服務高質量發展論壇暨“浙農耘”品牌發布會,推出“智能化、機械化、生態化、集成化”的“浙農耘”功能定位,成功打造西塘水稻萬畝方、桐鄉杭白菊GAP基地,其中西塘水稻萬畝方獲評省級未來農場,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,浙農的形象和品牌大大提升。
如果說2022年是戰略實施年,2023年便將是戰略見效年。浙農股份將全面推進戰略布局,形成標志性成果,在奮力推進“兩個先行”的責任擔當中發揮生力軍作用。
“未來,浙農股份將繼續聚焦企業高質量發展,鞏固做強優勢業務,探索拓展創新業務,推陳出新、提檔升級,主動融入‘雙循環’戰略,充分利用國際國內資源,深度對接國際國內市場,形成企業趁勢發展的澎湃動力。”包中海表示,浙農股份還將瞄準行業發展趨勢。一是加快打造農業社會化服務新體系,繼續加快構建全程化、集成化、一站式的全省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,著力抓好各地農事服務中心建設落地與服務輸出,積極探索農資農藝農機融合發展模式,打響“浙農耘”社會化服務品牌。同時,緊抓高標準農田建設與土壤改良發展機遇,發揮涉農主業優勢,加快探索“EPC+O”新模式,實現建設運營一體化,探索“從土壤到餐桌”、可溯源的農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。二是創建為農服務新模式,重點加快推動未來農場建設,打造有標識度的“浙農耘”農場,按照智能化管理、機械化操作、生態化運營、集成化發展的思路,實現機器換人、科技助人,提高農業種植規模化、集約化、科技化水平,實現降本增效,搶跑低碳農業循壞發展的新賽道,積極助力農業低碳發展與“雙碳”行動。三是形成融合發展新格局,依托農資板塊農業產業鏈上優勢及醫藥板塊中藥材加工、收購、銷售優勢,繼續深入探索形成“種子種苗+種植管理+采收加工+銷售”的全程化模式和具有浙農特色的農業全產業鏈規模化經營,引領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、共享共富。四是用好上市公司新優勢,開展涉農產業鏈上下游優質資源的整合并購,不斷挖掘市場潛力,探尋新的增長動能與發展路徑,強化為農服務能力與市場競爭力。五是打造數字浙農新平臺,圍繞浙江省數字化改革總體方案要求,持續推動管理數字化與服務數字化雙向融合,持續深化數字化農業服務平臺、農業大數據共享平臺、數字化農業可追溯平臺打造,助推現代農業提質增效。
偉大的事業始于夢想,成于實干,我們將錨定目標、真抓實干、發揮優勢、趁勢而上,奮力譜寫新時代浙農發展新的篇章。我們也將繼續秉承互利共贏的理念,與廣大同行、伙伴加強溝通對接,深化合作交流,攜手奮進在現代化農業發展進程中,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、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作出新的貢獻。
(中國農資傳媒)